絲印機行業作為我國傳統工業之一,現在經歷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之后,進入下行期,但是從國家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絲印機行業仍然是在以往的基礎上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7月10日,在2013上海國際絲印機周主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公布了2012年我國絲印機業發展的數據。據統計,2012年我國絲印機業實現總產值9510.13億元,全國共有絲印機企業10.44萬家,從業人員344.13萬人,全行業資產總額為10461.29億元,利潤總額為724.98億元,對外加工貿易額為772.04億元,外商投資總額為389.3億元。
如果將此與2011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發現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盡管外在經濟環境并不樂觀,2012年絲印機總產值與2011年相比仍增長9.6%,這表明我國絲印機業整體上依然保持良好的成長韌性,當前部分絲印機企業感受到的困難與挑戰更多屬于發展中的調整與修正,而非產業周期的根本性逆轉。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絲印機業對外加工貿易額的逆勢增長。在歐美日發達經濟體需求萎靡,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業內人士一度看淡外向型絲印機企業的發展前景,但2012年絲印機業對外加工貿易額同比13.5%的增幅表明,我國絲印機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比較優勢仍然不容小覷。
整體向上的大勢之下亦不乏“隱憂”。2012年我國絲印機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6%,但全行業利潤總額的增長率卻只有2%,這無疑成為絲印機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的又一佐證。這一年,我國10.44萬家絲印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24.98億元,平均到每家企業只有69.44萬元。如果考慮到2839家規模以上重點絲印機企業的利潤總額便占到了全行業的57.7%,那么對總量達10萬家以上的規模以下企業來說,平均利潤總額則大致只有30萬元。在未來絲印機市場的整合與重組中,這些數量龐大但規模有限的中小企業何去何從引人關注。
如果再聯想到此前一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2012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中的一些數據,部分絲印機企業的危機感可能會更強烈一些。該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圖書和期刊總印張數同比增長率分別只有5.1%和1.7%,報紙的總印張數甚至同比下降了2.7%。這表明,對大多數出版物絲印機企業而言,其在2012年的成長率很難達到9.6%的絲印機業平均水平。
相對紙質書報刊總印張數的低速甚至負增長,2012年數字出版營業收入同比40.5%的增幅便顯得更加炫目,其中電子書、數字期刊、數字報紙營業收入的同比增幅更是達到52.6%。無論是紙質書報刊企業,還是與之休戚相關的出版物絲印機企業,面對洶涌而至的數字出版浪潮,都到了必須奮起以對的時候了。
同樣是數據,有的令人振奮,有的令人警醒,還有的令人困惑。今年7月上海新聞出版局也公布了該市2012年絲印機業發展的數據,有業內專家將其與往年數據進行對比后敏銳地發現,被業界普遍看好的數字絲印機近兩年的產值增長率分別只有3.85%、1.29%,遠低于同期上海絲印機業總產值17.7%、12.2%的整體增長水平。該專家不由發出這樣的疑問:數年前業內不是還一致看好數字絲印機的發展嗎?
不過上海的情況可能只是特例。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數據,2012年我國數字絲印機總產值為62.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81.8%,遙遙領先于絲印機總產值9.6%的增速。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