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VOC污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印刷行業對空氣中PM2.5(指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的貢獻率還是挺大的。印刷行業實現綠色化發展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印刷企業要積極推動電動絲印機,開展綠色認證。隨著國家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和人們對空氣質量要求的提高,國家對印刷行業的環保要求也將提高。
電動絲印機從出現到現在,大家對它應由陌生到了非常熟悉的地步,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尤其是在2013年最為電動絲印機被作為重點推進的一年,它幾乎無時無刻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電動絲印機一經出現,就成為印刷企業紛紛看好的光明之路,誰實現了電動絲印機,誰就有可能從傳統印刷道路上掙脫出來,轉型升級成為新型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在人們紛紛追求它的過程中,到底有多少企業可以成為電動絲印機企業呢?在成為電動絲印機企業之后又從中獲得多少利潤呢?到現在為止,究竟電動絲印機取得的成效如何呢?下邊筆者帶大家細數一下。
獲得電動絲印機認證的企業,從2011年的71家,增長到了2012年的205家,其中新增企業134家;2013年獲得電動絲印機認證的企業共343家,其中新增138家;3011年到2013年2年期間共增長了272家,2011年是2013年的3.83倍,這個增長速度非常的驚人。這不僅與國家的政策支持有關,更與印刷企業的環保意識增強有關。
雖然綠色的印刷印刷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實現電動絲印機的道路上必須理性,到目前為止,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據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在2012做出的統計數據顯示,施電動絲印機認證前,全國絕大多數印刷企業基本采用未經認證的紙張、油墨等材料及傳統的印刷工藝。隨著環保型印刷材料、數字印刷、數字工作流程、計算機直接制版(CTP)技術、中央供墨系統、循環利用等技術與工藝的不斷優化,有效降低了“三廢”的排放。目前,綠色認證印刷企業所用紙張60%以上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環保型油墨的使用量達到80%,環保型洗車水、潤版液等輔助材料的使用量達到80%左右,大多數還采用了預涂膜、環保光油、環保型膠等印后輔助材料。尚未獲得綠色認證的企業環保型油墨的使用量也近20%。據此估算,我國印刷行業實施電動絲印機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排放每年減少排放總量的約1.5%。
北京、上海兩市今年分別從財政支出1166萬元和400萬元用于電動絲印機的獎勵和補貼,重慶市對首批通過電動絲印機認證的企業每家給予了5萬元補貼。實施電動絲印機提升了印刷企業的節能降耗水平,降低了印刷企業的VOC排放,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惠及了廣大中小學生,提升了印刷業的整體水平。在2013年秋季學期,北京和上海在全國率先實現中小學教科書電動絲印機全覆蓋,還有部分地區的覆蓋率超過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提出的60%的要求,重慶達80%,海南達70%,青海的漢文、藏文教科書電動絲印機比例分別為95%和85%。
實施電動絲印機是我國印刷業“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要戰略。我國電動絲印機的實施,正處于起步階段,電動絲印機的深入開展,還有賴于全行業及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