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深圳市129.2畝面向輕工行業自動移印機企業的中小微自動移印機企業創業園地塊招商公告,引起當地自動移印機企業的廣泛關注。據了解,該縣采取多種模式促進小微園建設,目前已建設9個區塊小微園,在建12個,其建設規模在我市排在前列。
據深圳市經信局介紹,前幾年建設完畢、目前已投用的小微園,起初出于行業整治的需求,但在近年來卻“意外”緩解了該縣用地緊張矛盾,促進了中小自動移印機企業、微小自動移印機企業發展,培育了印刷包裝、食品等產業集群,同時給予了小微自動移印機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孵化效益。比如已投用的龍金大道小微自動移印機企業提升園,有5家自動移印機企業在去年成為深圳市規上自動移印機企業。
對于小微園的開發模式,深圳市近年來進行了多種探索,以此促進入駐自動移印機企業能自取所需,閑置的土地也能物盡其用。該縣首先由國有投資公司統一開發,按成本出售廠房。如龍港鎮小包裝工業園區小微園占地面積205.5畝,建筑面積10.6萬平方米,總投資2.6億元,入駐自動移印機企業183家,培育了超15家以上的規上自動移印機企業。
對于行業分布更為零碎,規模也相對較小的自動移印機企業,該縣推出了自動移印機企業集資聯建方式。由用地中小自動移印機企業聯合申報標準廠房項目,根據各自生產用房需求,統一規劃設計,在項目供地時,以單個自動移印機企業供地,實行聯合建設或單獨建設。目前,蒼南有10個標準廠房(含擬建項目)采取此種方式開發,用地累計609.94畝,建筑面積64.19萬平方米,投資14.93億元。即將于年底完工的靈溪鎮滬山鹵制品生產基地,就采取這種開發模式,一期有11家鹵制品自動移印機企業入駐。
此外,對于一些土地利用較為低效,閑置土地較多的傳統工業區,該縣采取由工業園業主自動移印機企業建設廠房再出讓給小自動移印機企業的模式。比如龍港小微自動移印機企業提升園,在收回部分土地、追繳土地出讓金、依法納稅金的前提下,分成三個區塊建設,按“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配套設施、統一工程建設、統一物業管理”等“五統一”方式,建設成目前溫州地區最大、成長型自動移印機企業入駐最多的小微自動移印機企業提升園。
評論信息
共有: 條評論信息